数字农业的转型之路
数据显示, 2021 年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已达 40% ,数字化转型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已经是主流基调,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成熟度不断提升。相比互联网、金融、零售、制造业、能源行业等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行业,数字农业产业的转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数字农业的五大特征

数字农业是将数据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数字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数字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生产、流通、运营)实现有效融合。因而,数字农业产业的转型对于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农企数字化转型区域情况特点
东、中、西部数字农企呈梯度发展
宏观上看,我国东部数字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综合成效略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无明显差异。其中,东部转型综合平均分值达到61.27分;中部地区次之,平均分值为61.26 分 ;西部地区转型效果相对较弱,转型平均分值为60.21 分。综合来看,东部地区依托区位优势,数字农业发展相对较快。
数字农企转型
农企数字化转型细分领域情况

从数字农业企业的行业细分领域来看,农、林、牧、渔服务业、渔业、农业、畜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进行到一定程度,但综合分值较低。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渔业行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成效相对较高;林业、农、林、牧、渔专业级辅助性活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成效相对较低。农、林、牧、渔服务业行业领域内包含许多为企业提供科学研究及技术支持的企业,在数字农业产业发展态势上处于领先地位,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数字化转型农企成立年限情况分析
对数字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情况与企业成立年限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成立时间有一定年限的青壮年成熟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更高,而成立年限较短的未成年企业以及成立年限较长的老年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成立 11-20年的企业总综合分值为61.07分;成立21-30年的企业综合分值为60.94;成立两年以内的企业综合分值仅为58.80分。由此可见,相对成熟的青壮年企业,对于农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发展更具有贡献能力。
数字农企转型关键词,智慧农业标签数量最多

在数字农业企业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工具和系统中,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农业产业链、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是当前阶段数字农业产业发 展过程中的热词。其中,智慧农业的标签数量最多,占比达到13.13% ;其次是农业物联网标签,数量占比达到 8.45%。
政策加码,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连续六年增长
智慧农业通过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到传统农业中,实现了对农业农田项目全周期的可追溯管理,通过农业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等智能管理,极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农田管理效率,是未来农业重要发展方向和趋势。

目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专门从事智慧农业生产企业微少,行业仍是一片蓝海。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消失殆尽,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压力下的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智慧农业势必成为农业领域发展的主动力。
根据目前国内智慧农业市场发展阶段和大致行业分布,当前在农业产业链上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企业和占比主要分为精细化种养殖 (占比15%)、农机自动驾驶 (占比10%)、无人机植保 (占比35%)、软件及数据平台服务 (占比40%)。由此可见,目前从事智慧农业产业研究和行业开发的企业,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业务层面的研究,真正考虑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少之又少。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农业产业链全程信息化赋能还任重道远。
(本文来自转载,若有侵权,麻烦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