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发展数字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月22日正式发布,这是自21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提出2022年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以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相信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将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热议的关键词之一。在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的建设是实现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全球数字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新形态数字经济将会是助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导向。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用数字经济赋能现代农业,是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建设数字农业,推动智慧乡村发展
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我国的传统农业是以小农经济为主,数字农业依托新型信息技术,可以全方位深入耕、中、管、收各个环节,便于农业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从而能够改变以往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速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二是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信息技术科学管理农业生产、储藏运输、流通交易等各个环节,为农业产业链提供一体化决策。三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数字技术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可以实现农业精准化生产,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和成本,也可以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节能和环保。
总体来看,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推动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和规模化,构建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并实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有益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
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融合,是增进农村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化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有所发展,未来科百科技等数字农业领先企业将以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主攻方向,利用数字农业信物融合系统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新成效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来自转载,若有侵权行为,麻烦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