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有这样的部署: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日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就我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发布水平评价、信息消费、电子商务发展、创新项目四个报告,全面盘点了我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家底。什么是数字农业农村,我国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未来要怎么发展?
看一些科幻电影,总会有这样的影像,在太空翱翔的宇宙飞船里,宇航员每每开始行动,总先快速地调整或报出一串参数,之后飞船就会精确朝目标前进或精准对目标发起攻击。参数就是数字,依靠这些数字,飞船的行动才会精准精确。而对于农业农村,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更高效科学的农业,意味着更智慧便捷的农村,当然,因为数字农业农村,无论是市民的食品安全或农家旅行,亦或农民自己的生活,都会有更美好的体验。
举个例子,关于食品安全,化肥和农药背了很多锅。如果化肥和农药会说话,他们肯定第一句就是:我们没啥错,错在你们人类用太多。
为什么会有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出在了没有精准的监测数字上,不能按作物的养分需求供给肥料,不能按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喷洒农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正在或将要提升农业农村数据采集、储存、分析、呈现、应用的能力,精准施肥和用药成为可能。施肥用药可精准,只是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诸多小目标之一。

智慧农业促发展
——夯实基础。扩大4G网、光纤网的覆盖,网络不仅通到村居,还要通到田间、圈舍、鱼塘车间,发展物联网,并探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G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精准农业。单从生产环节来说,要构建农情监测系统,完善生产智能监测体系,发展智慧畜牧水产。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要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等关键环节加快数字化改造。
——智慧乡村。推进互联网+党建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便民服务,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就业、社保、文化、旅游、社会治安等领域的应用,还要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数据采集与利用,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监测等。
——信息服务。围绕让农民更好应用手机新农具,既要开发适用的手机App,提升农民应用手机的能力,还要结合县级融媒体建设,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在手机上的传播。
在《中国大历史》中,黄仁宇先生提出数目字管理,以破解传统社会对乡村治理的失序,进而推动中国成为现代国家。有专家预测,当如今的50后、60后、70后、80后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数字农业农村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会真正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而那正是2049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成真时间。
(本文来自转载,若有侵权行为,麻烦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删除)